
年利率多少以上的网贷不合法?解读网贷利率红线
网贷年利率超过法定利率上限即为不合法,我国法律规定,年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以上的网贷利息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在选择网贷时,需要注意利率是否合法合规,避免陷入高利贷风险。导读:网贷凭借便捷性成为主流融资方式,但其高息问题常引发法律争议。年利率超过多少构成非法放贷?民间借贷纠纷立案后,当事人应如何通过司法程序维护权益?下面,湖北律师网小编带大家来一探究竟吧。
年利率超过多少的网贷不合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以2025年9月最新LPR(3.45%)为例,四倍即13.8%,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需注意两类特殊情形:
其一,36%为绝对红线。
网贷年利率超过36%,超出部分属于“无效利息”,借款人已支付的,可要求出借人返还;未支付的,出借人无权主张。
其二,24%-36%为自然债务区。
此区间内,借款人已支付的利息不得要求返还,未支付的,出借人亦无权强制要求支付。
司法实践中,法院对24%以内的利息予以强制保护,24%-36%部分则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
此外,若网贷平台存在“砍头息”(预先扣除利息)、强制搭售保险等行为,即使名义利率未超36%,整个合同也可能因违反《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背公序良俗)被认定无效。
民间借贷纠纷立案后一般怎么处理?
第一阶段:庭前调解与证据交换
法院立案后,会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等材料,并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
调解遵循自愿原则,若达成协议,法院制作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
第二阶段:开庭审理与判决
调解不成则进入庭审。
庭审中,原告需举证证明借贷关系成立(如借条、转账记录),被告可提出抗辩(如已还款、利息超标)。
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
判决时,法院会严格审查利率合法性:若约定利率超LPR四倍,超出部分不予支持;若存在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可能移送公安机关。
第三阶段:执行与救济
被告拒不履行判决的,原告可在判决生效后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措施。
被告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会终结本次执行,并将被告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出境等。
网贷利率的合法性边界与民间借贷纠纷的司法处理,体现了法律对金融秩序与公民权益的双重保护。对借款人而言,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利率条款,避免陷入高息陷阱;对出借人而言,需严格遵守利率上限,否则可能面临利息返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