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后的取保候审处理办法解析

访客 2025-10-01 19:01:44 15
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后,若涉及取保候审,被取保人应依法配合相关程序,如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取保候审将随之终止,相关限制和担保措施将被解除,但被不起诉人仍需遵守法律,不得有妨碍调查、毁灭证据等行为,如对此决定有异议,可依法提出上诉,面对此类情况,建议咨询律师以了解详细流程和权利义务,并依法配合,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涉及取保候审者需依法配合解除相关措施,同时遵守法律,如有异议可上诉。
导读: 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时,取保候审的解除方法是若由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将依法解除;若由检察机关决定,检察机关会在不起诉同时下发解除文书。确保程序合法,保障当事人权益。 一、

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取保候审咋办

  当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时,关于取保候审的解除,需根据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来具体操作:

  1.如果是公安机关做出的取保候审决定,那么公安机关在接到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后,会依照法定程序解除取保候审。这一过程确保了法律的严谨性和程序的合法性。

  2.如果取保候审的决定是由检察机关做出的,那么在宣布不起诉的同时,检察机关会下发解除取保候审的文书,正式结束取保候审的状态。

二、

取保候审的办理程序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取保候审的办理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决定和执行三个环节。

  1.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且申请应以书面形式提出,这是取保候审程序的起点。

  2.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后,应当在七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并告知申请人决定结果及理由,这是取保候审程序的关键环节。

  3.取保候审的执行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时,公安机关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同时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循的规定,这是取保候审程序的终结。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