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法律新规定退休年龄,男女退休年龄年龄是多少?
根据最新的法律规定,中国的退休年龄将在未来几年内进行调整,对于男性员工,新的退休年龄规定为65岁;对于女性员工,新的退休年龄规定为60岁,这一改变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并应对养老金短缺的挑战,新的退休年龄规定将在逐步实施的过程中逐步推广至全国范围内。导读:退休年龄的界定以及退休时的相关权益保障,是劳动者们高度关注的话题。随着政策的动态调整,法定退休年龄方面有了新的规定,直接影响着劳动者何时告别工作岗位。同时,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面临辞退时,是否能获得补偿,也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2025法律新规定退休年龄男女各是多少岁?
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对退休年龄做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调整。
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将从原60周岁,以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在十五年内逐步延迟至63周岁。
而女职工方面,原本50周岁退休的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自2025年1月1日起,每2个月延迟1个月,最终逐步延迟至55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干部,每4个月延迟1个月,十五年内逐步延迟至58周岁。
与此同时,为了给劳动者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弹性退休制度也同步实施。
根据《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职工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便拥有了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权利,不过提前时间距离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得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原有的50周岁(女工人)、55周岁(女干部)以及男职工原60周岁的法定退休年龄。
若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所在单位与职工双方协商一致,还能够选择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
法定退休年龄辞退有补偿吗?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被辞退,是否有补偿需结合具体情形,依据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已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此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自动终止,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因为双方基于劳动关系的权利义务,已因法定事由自然终结,不再受劳动法律中经济补偿相关规定约束。
劳动者虽达法定退休年龄,但因特殊原因未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此时辞退,可能需支付补偿。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需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而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此外,若劳动合同中对退休年龄后辞退的补偿有合法约定,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双方需按约定执行,用人单位需依约支付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