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饮品店员工放拖鞋进小料盆事件,处罚措施揭晓
深圳某饮品店员工因将拖鞋放入小料盆受到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尚未明确,但通常可能包括罚款、警告、甚至解雇等,该事件提醒饮品店应加强员工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得到严格遵守,消费者也应关注饮品制作过程中的卫生问题,保障自身健康权益。近日,深圳一饮品店员工将拖鞋放入小料盆并录制视频传播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行为不仅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更触碰了公众对食品卫生的底线。事件发生后,涉事门店被责令停业,员工被行政拘留,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读。
深圳一饮品店员工将拖鞋放入小料盆会受到什么处罚?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保持生产经营场所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遵守生熟分开、工具专用等基本卫生要求。
涉事员工将个人拖鞋放入小料盆,随后徒手抓取小料分装至奶茶杯,该行为直接导致食品接触不洁物品,违反了“防止交叉污染”的强制性规定。
从法律责任看,该员工可能面临双重处罚。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故意传播可能引发公众恐慌的影像资料,扰乱公共秩序,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行为被认定为“故意污染食品”,可能触犯《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当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或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涉事门店同样难辞其咎。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餐饮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要求的,可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本案中,门店虽在发现后立即报警并丢弃全部材料,但因其未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导致卫生风险失控,市场监管部门仍可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整改。
商家卫生不合格怎么投诉?
消费者遭遇商家卫生问题时,可通过以下渠道维权:
1. 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投诉,需提供商家名称、地址、问题描述及证据。
市场监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将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条,在七日内立案调查,对卫生不达标的商家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2.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若问题涉及食品加工环节,可拨打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
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监管部门将对商家操作间卫生、食材储存、工具消毒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生熟混放”“餐具未消毒”等问题的商家,可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3. 消费者协会调解
通过当地消协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提交投诉,消协将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组织双方调解。
商家拒绝调解或调解无果,消协可支持消费者提起诉讼,并出具《投诉调解终止书》作为诉讼证据。
4. 法律诉讼
卫生问题导致健康损害,消费者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以“过错责任原则”起诉商家,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诉讼中需提供医院诊断证明、卫生问题证据及消费凭证,法院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商家处以“退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
食品卫生投诉渠道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