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老师校内驾车撞伤小学生,赔偿问题引关注

访客 2025-09-20 13:04:02 23
老师在校内驾车不慎撞伤两名小学生,引发社会关注,关于赔偿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学校应负责承担部分责任,包括医疗费用、营养费、精神损失费等,保险公司也可能涉及赔偿,家长需与学校沟通协商,确定具体赔偿金额,学校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校园交通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师校内驾车撞伤学生的事件屡次引发公众对校园管理责任与法律赔偿的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实务角度,解析教师校内驾车致伤学生的赔偿路径及责任认定标准,为公众提供可操作的维权指引。

老师校内驾车撞伤两小学生怎么赔偿?

  教师校内驾车撞伤学生的赔偿需遵循“保险优先、责任兜底”原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机动车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引发的人身损害,可参照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规则处理。

  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直接损失,造成残疾或死亡,还需支付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赔偿顺序上,首先由肇事车辆投保的交强险在责任限额内赔付,不足部分由商业三者险补充,仍有缺口时由侵权人(教师)承担。

  教师车辆投保了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学生医疗费、护理费等损失在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以内,可由保险公司全额承担;超出部分才需教师个人支付。

  教师未投保商业险或保额不足,校方可能因管理疏漏承担补充责任。

  赔偿标准需结合伤者实际损失计算。医疗费以医院收据为准,护理费参照当地护工报酬,残疾赔偿金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伤残系数及年限。

校内交通事故责任怎么认定?

  校内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需区分“道路”与“非道路”场景。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允许社会车辆通行的校园主干道属于“道路”,适用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校园禁止社会车辆进入或事故发生在封闭区域,则属于“非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安机关参照道路交通法规处理,或直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责任划分遵循“过错原则”。教师存在超速、违规驾驶等行为,通常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学生存在突然横穿、闯红灯等过错,则按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校方责任认定需考察管理义务履行情况。校方未设置限速标志、未划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未对进出车辆登记管理,导致事故风险增加,可能被认定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需承担补充责任。

  责任认定程序上,事故发生后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警,由交警或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对责任认定有异议,可在收到认定书3日内申请复核。协商不成时,可通过诉讼由法院根据监控录像、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证据综合判定责任比例。

校内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交通事故赔偿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