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灯下是否需要礼让行人?
关于绿灯是否需要礼让行人,根据不同交通规则和实际情况而定,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交通灯亮起绿灯,司机也应当礼让行人,确保行人安全通过,这体现了交通参与者的互相尊重和安全意识,具体是否礼让还需根据现场交通状况、行人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综合判断,交通安全需要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和遵守。**导读:绿灯亮起时,车辆是否需礼让行人?直行车辆与右转车辆发生碰撞,责任如何划分?这两类场景是日常交通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既涉及对交通信号的理解,也考验驾驶人对路权分配规则的掌握。下面,湖北律师网小编带大家来一探究竟吧。
绿灯需要礼让行人吗?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无论信号灯状态如何,均需履行两项义务:一是减速行驶,二是遇行人正在通过时停车让行。
这一规定突破了“绿灯即通行”的惯性认知,强调行人优先的立法原则。
交警部门通过电子警察、移动物联网设备等手段,对机动车在斑马线前未减速或未停车让行的行为进行抓拍,违法者将面临罚款200元、驾驶证记3分的处罚。
进一步而言,礼让义务的适用范围不限于有信号灯的路口。
依据同一条款,机动车行经无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即使行人未按信号灯通行,机动车仍需以保障行人安全为前提调整行驶状态。
法律这样规定,是因为行人在交通参与中处于弱势地位,机动车的避让义务是平衡路权、降低事故风险的核心机制。
绿灯直行被右转弯撞了谁的责任?
绿灯通行时,直行车辆与右转车辆发生碰撞,责任认定遵循“转弯让直行”的基本原则。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机动车通过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转弯的机动车需让直行的车辆、行人先行。
直行车辆在绿灯亮起时已进入路口且保持正常车速,而右转车辆未观察路况或未礼让直行车辆导致碰撞,右转车辆通常需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划分的核心在于“过错归责”。
直行车辆存在闯红灯、超速、逆行等违法行为,或右转车辆已提前减速并开启转向灯示意转弯,但直行车辆因抢行未确保安全通过,此时责任可能按过错比例分担。
事故责任认定需以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为准。
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交警部门将综合现场勘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分析双方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最终确定责任比例。
当事人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部门申请复核,复核机关将重新审查证据链的完整性与法律适用的准确性。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绿灯通行中的礼让义务与事故责任划分,本质是法律对交通秩序与个体权利的平衡。对驾驶人而言,遵守信号灯是基础要求,而主动礼让行人、尊重直行车辆的路权则是更高层次的法治素养。